保險大夫做機器無法做的事

發佈日期 : 2018年11月12日 撰文 :龐寶璽
文章編號: 12173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保險大夫做機器無法做的事 保單健診的業務活動不外於「分散」與「整合」。所謂「分散」是指透過對客戶家庭與財務狀況的分析,將財務風險透過保險移轉並分散給保險公司。所謂「整合」就是指透過資訊與資源的整合,隨時提供客戶最符合其現階段所需要的財務規劃。




AI人工智慧若與壽險顧問都可以幫客戶進行保單健診的服務,到底有何不同呢?AI人工智慧到底會提升壽險顧問的服務品質還是替代壽險顧問的服務角色呢?關鍵就在於壽險顧問對於保單健診的專業與敬業的程度;關鍵也在於客戶究竟較「信任」壽險顧問還是人工智慧的判斷。壽險顧問只有將自己的角色提升至「保險大夫」的專業角色,才不需擔心會被人工智慧替代,更可善用人工智慧的資訊服務以提升服務水準。

記得二十年前,家母心臟動手術要裝支架,大夫問我要裝哪一種呢?我怎麼懂呢?我回問大夫,您的建議呢?我決定相信大夫的建議。這已經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保單健診應該像大夫一樣給客戶最適切的建議。保單健診是專業、敬業、樂業的業務活動;保單健診對客戶亦是事關重大的人生規劃,但要怎麼問呢?

一般人會隨著身材、潮流的演變添置新裝,保險亦同!有保險不代表零風險,適時調整保額和險種,檢視保單有助溫故知新、了解投保內容與新商品資訊,認清楚保費效益何在,一舉數得。 保單健診的好處:

1. 檢視前-未考慮足夠保額;檢視後-使保障符合實際需求。每個人一生都是起起落落,隨著成長~求學~立業~結婚~生子等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經濟條件和保障需求,需要做保單體檢。

2. 檢視前-不清楚投保動機與需求;檢視後-改進人情保的缺失。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購買了不合適的保單,需要進行調整。

3. 檢視前-一輩子打算只用這張保單;檢視後-淘汰萬年保單。一成不變的保單謂之萬年保單,脫離時代潮流,需要隨時關心與更新。

4. 檢視前-有錢拿回就好,意外、生病等風險通通不管;檢視後-提供完整的保障,如終身險、養老險、意外險、醫療險及重大疾病險等,透過檢視,不足之處一目瞭然。

5. 檢視前-沒有合適的商品,隨便買一張;檢視後-獲得新商品資訊。保險業者推出更新更符合需求的商品,有利補強保單。

6. 檢視前-低調投保,未將保險計畫分享他人;檢視後-整合家庭保單,彙總全家人保單,避免重複購買。發生事故時,受益人可及時申請理賠。

7. 檢視前-懶的看保單條款與內容;檢視後-瞭解本身權益,再複習一次保單附加價值。

8. 檢視前-要保書填寫不夠謹慎,換工作、搬家等也未主動告知壽險顧問;檢視後-修正基本資料,例如職業、要保人、受益人的變更等,與日後理賠息息相關。





推薦書籍
最具說服力的銷售:信任
最具說服力的銷售:信任
人身保險經營管理
人身保險經營管理
爸爸我要你活到100歲
爸爸我要你活到100歲





相關文章

333銷售心法(二)

耕耘與收藏-農夫的行銷模式

好回應創造好關係(上)-「批判」與「建議」都不是好回應

從業人員應注意的銷售保險5習慣

成交關鍵八之六:達成真正的「雙贏」承諾


隨機文章

低頭族必學! 6招遠離3C症候群

讀懂傷害保險契約~第七條:除外責任(原因)

上班族冷氣症候群

[長照] 人總會老,但要過得好-遠雄人壽全方位退休照護規劃

已領勞保老年給付及勞工退休金再就業者,不得再加入勞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