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健診的新契機--保單轉換(上)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保單轉換是指保單生效後經保險人同意,要保人將原保單轉換成同一家保險公司的其他保單的行為。
「保單轉換」一詞在壽險公司使用的專業術語叫做「契約轉換」,提供保戶因面臨以前買的保單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時,不需以解約方式,即可以最省錢管道重新規劃自身的保險需求。舉個例來說,社會新鮮人於二十四歲剛就業時買了一張五十萬保額的終身險保單,三十歲結婚生子後有感於對家庭的責任,之前的保額顯然過小,故而想轉換成每年有固定增加保額的保單,這時就可善加利用保險公司提供予保戶的契約轉換權益,將保障內容重新做一調整。與退保後再購買保險相比,通過保單轉換調整保險計劃有兩個優點:
保單轉換的考慮因素最近幾年投資型保單熱賣,標榜連結股票或債券基金,平均投資報酬率比傳統儲蓄險為高,吸引不少定存族選購。報章媒體報導一則新聞:『近三年來不少業務員慫恿傳統壽險保單客戶解約,另行購買投資型保單。』繼上述報導後不久又出現另一則新聞:『近來不少保險公司陸續以轉換保單為名,鼓勵保戶將傳統壽險舊保單轉換為投資型保單。』有些原本已購買傳統儲蓄險的保戶,是否適合轉換到投資型保單呢?保單是否像基金一樣可以靈活轉換呢?必須要考慮以下因素: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保單轉換」一詞在壽險公司使用的專業術語叫做「契約轉換」,提供保戶因面臨以前買的保單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時,不需以解約方式,即可以最省錢管道重新規劃自身的保險需求。舉個例來說,社會新鮮人於二十四歲剛就業時買了一張五十萬保額的終身險保單,三十歲結婚生子後有感於對家庭的責任,之前的保額顯然過小,故而想轉換成每年有固定增加保額的保單,這時就可善加利用保險公司提供予保戶的契約轉換權益,將保障內容重新做一調整。與退保後再購買保險相比,通過保單轉換調整保險計劃有兩個優點:
- 投保人選擇退保不僅會承擔較大的退保損失,而且退保後再購買保險,將以購買時的年齡作為新的投保年齡;而通過保單轉換調整保險計劃,新保單的投保年齡與原保單相同。
- 退保後再購買保險,需要重新核保,投保人面臨被拒保和增加保費風險。而通過保單轉換一般不會進行二次核保,並完全按照初次投保時的核保等級來進行費率的計算。
保單轉換的考慮因素最近幾年投資型保單熱賣,標榜連結股票或債券基金,平均投資報酬率比傳統儲蓄險為高,吸引不少定存族選購。報章媒體報導一則新聞:『近三年來不少業務員慫恿傳統壽險保單客戶解約,另行購買投資型保單。』繼上述報導後不久又出現另一則新聞:『近來不少保險公司陸續以轉換保單為名,鼓勵保戶將傳統壽險舊保單轉換為投資型保單。』有些原本已購買傳統儲蓄險的保戶,是否適合轉換到投資型保單呢?保單是否像基金一樣可以靈活轉換呢?必須要考慮以下因素:
- 保單轉換的靈活性:保險不像基金隨時可以轉換成其他同公司旗下基金的靈活。保單可申請轉換的時間通常在投保滿一年至繳費期滿前一年之間,且於保單周年日才受理契約轉換,而且依規定有很多險種不受理契約轉換。
- 保單轉換的成本:基金轉換有些公司收費,有些不收費。保單轉換計算時都要扣除費用,而且費用不像基金那麼透明。把保單轉換當成原來的契約終止,用原保單現金價值來投保新保單。在同一家公司轉換保單的損失會比在這家解約而到另一家保險公司買新保單的損失要低。但絕對比基金轉換銀行收取五百元手續費或基金公司0.5%的買賣價差要高得多。
- 保單轉換後的保額變化:由保障型保單轉換成儲蓄型保單,若不增加保費,保額會大幅降低。屬於青壯年保險需求尚高的期間並不適合。平準型保障型保單轉換到投資型保單,雖然投資型保單初期保費以自然保費計算較便宜,但因為有保額為年繳計劃保費倍數的限制,需有額外金額投入投資賬戶,因此同樣的保費轉換後的保障金額反而較低。投入投資賬戶的錢增加保障的效果要累積多年後才能顯現。因此投保投資型保單最好用加買的方式而非轉換方式。
- 由儲蓄型轉保障型保費的性質改變:由儲蓄型或投資型保單轉保障型,則同樣的保費下保額可以提高,尤其是轉為定期壽險時,保額有時可提高數倍。但同時也將保費從儲蓄轉變為保險成本為主的費用支出。保障期間一切平安就好,不要有期滿後錢還要拿回來的想法。保額嚴重不足但已有儲蓄險所繳的總保費足以購買應有保障保額時可考慮做此轉換。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中廣 i GO531-2013/08/01專訪(二):醫療險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