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省錢,你有可能花更多錢!

發佈日期 : 2017年01月30日 撰文 :廖義榮
文章編號: 8901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商人就是要你不理智

商人巧妙的把這些運用在商品行銷上面,例如某種國外品牌的化粧品,一組保濕美容液組原價近萬元,平日頂多打9折,你從來都捨不得買,突然間你在百貨公司周年慶的DM上,發現它居然下殺到5折,只要5000多,你於是瘋狂搶購,刷卡把一整年份需要的量都買下來了,因為你把現在的價格跟以往的價格做比較,就容易得到這樣的決策。

周年慶結束後,你可能無法在下個月完全付清信用卡帳單上的金額,於是變成你要為沒有付清的餘額負擔約19%的利息。你從價格上賺取到的差價,後來完全吐出來去付銀行利息可能都還不夠。

而化妝品進口商則為了成功的行銷策略而開香檳慶祝,他們旗下品牌的化妝品平常訂價都很高,而且很少下殺促銷,為的就是要塑造消費者高品質、高價的印象,等到百貨公司周年慶時再下殺至5折,讓消費者用過去的價格資訊做比較,就會覺得買下他們的商品非常划算。但也許5折才是他們應該賣的正常售價,因為平常都維持高價,所以銷量普通,但是百貨公司一檔周年慶下來的業績,可能就佔他們全年業績目標的一半了。

省錢反而花更多錢

另外一個例子可能是你每天都會碰到的。

當你走進超市想買衛生紙時,幾種品牌擺放在一起,一串標價從125元到139元都有,其中,居然有一個牌子只賣105!你很高興的拎了就去結帳,回到家仔細看衛生紙外包裝的標示,才發現每包只有100抽,而其他牌子都是正常的130抽。

原來它之所以便宜,是因為裡面可以用的抽數比較少,當然就相對便宜了,但是由於過去對這個品牌衛生紙價格的資訊,讓你無法做出合理的判斷,覺得很便宜就買了,這也是業者行銷的手法。

投資需要耐心與對未來的用心

一般人在行為決策上的沒有耐心,也反映在投資行為上。

投資股票時,通常很少人會花時間去研究自己投資股票公司的營業內容、財務報表、營業項目、在該產業中所佔的位置…等,這些可能對股價長期影響的因素,反而寧願聽信股市名嘴或是報章雜誌的小道消息。這種人的投資行為大多是短線進出,不是因為看好該產業與該公司的前景而做長線的布局,等到股價下跌時,由於執著於以往股價曾經漲過50%的歷史記錄,而在股價下跌時無法根據未來產業前景、公司競爭力等做出合理的判斷,該出脫的時候一直捨不得賣出,或是在出脫股票時賣掉有升值潛力的股票,留下沒有競爭力的公司的股票。

Dan Gilbert在影片最後講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他說:「我們往往高估現在的快樂,而低估未來的痛苦。」也許對行為財務學有更多的認識,能讓我們在行為決策時,做出更理智的判斷。

如果在自己的財務上已經做了完善的規劃,掌握每月的收入、支出流向,把錢的用途安排好,哪些是日常支出、哪些可以拿來做娛樂、血拼用的,透過計劃性的理財讓自己生活過得充實快樂,同時又能夠即早為未來做準備,收入當中有一部份的錢拿來為未來做準備,就不至於因為只顧著現在享受的快樂,忘記未來可能會因為沒有準備而遇到的窘境。 未雨綢繆,才是上策!



文章來源:本文經原作授權轉載,作者為「Taylor廖義榮」。更多資料請參考 IFA獨立理財顧問網





推薦書籍
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我的第一本圖解心理學
我的第一本圖解心理學





相關文章

財產「這樣分」,以後才不會在另一個世界哭著看兒女爭產

一起創造財富自由

量價關係介紹(基礎篇)

別把高收益債基金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

一步一腳印,如何訂定目標實現夢想(下)


隨機文章

保險眉眉角角:「保全部」與「孤兒保單」

中廣2014/10/30(二):幾個好用的智慧手機APP

投資型保單-是個迷人的小三,但不是白頭偕老的選擇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與死亡給付的競合

人壽保險常見爭議問題解析(二):落水溺斃與癲癇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