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大小事】實支實付「社保型」是什麼,為什麼千萬別買?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本文章轉載自《保險理財小學堂》
文章來源: https://risk543.com/agentserver-01/
著作聲明:本文由《保險理財小學堂》授權《保險雲世代》刊登使用,未經《保險理財小學堂》書面授權,不得部分或全文轉載,違者必究!
推薦書籍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risk543.com/agentserver-01/
「實支實付」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延伸閱讀:你還在買終身醫療嗎?)
但你買的如果是「社保型」,那你就買錯了!
你曾經在「條款」或是「保單首頁」看過社保型這三個字嗎?
一個小小的地方,影響理賠大不同!!💡
在醫療險「實支實付」裡面,一般分成「社保型」以及「非社保型」(名詞解釋:像我們常聽到的健保、勞保等,就屬於(社保)社會保險。)
1.『社保型』實支實付:
過去的醫療險,包含意外和疾病,常會看到社保型,但我們時常會忽略,即使我們有看到也並不瞭解
最大差異在,今天以「非健保身分」看醫生,理賠時就會被「打折」!
非健保身分就是自費的意思,而且每間保險公司「打折幅度」也不盡相同,不過依照金管會的示範條款,最低「不得低於65%」的折扣幅度!
2.『非社保型』實支實付:
依保費來看,費用比「社保型」高一些(1年多出300-500左右),但理賠卻差很多,因為現在去看醫生,多了很多「自費項目」,甚至高級醫療器材,都必須以「非健保身分」負擔,因此在現在醫療環境下,「非社保型」就更加重要!(延伸閱讀:二代健保讓看醫生越來越貴?)
當然,保險公司也有推出「正面條款」,投保非社保型,而且以「健保身分」就醫,額度會在提高上去!
☆溫馨小提醒☆
趕快去看看自己的實支實付,是屬於哪一種吧~
1.主要看附約實支實付「醫療險」和「意外險」,「社保型」會寫在保單首頁或條款內!
2.看醫生盡量用「健保身分」就醫,當然私立醫院比較會有「自費身分」的狀況。
推薦書籍
![]() 為什麼超級業務員都想學 故事銷售:5大法則,讓你的商品99%都賣掉 (熱銷再版) |
![]() 現代保險雜誌1年12期 |
![]() 保險實務(修訂四版) |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