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30歲的你的理財建議

發佈日期 : 2015年12月02日 撰文 :廖義榮
文章編號: 7703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給30歲的你的理財建議 工作了5,6年了人生正要踏入另一個階段,30歲的你會想到什麼? 104人力銀行在2010年曾經針對七年級生進行調查,詢問它們對30而立的定義是什麼?超過7成的七年級生對30而立的定義依序為:經濟獨立、不用向家裡拿錢、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立定人生志向,決定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就是100萬元、以及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多數還是以財富與工作作為主要奮鬥目標。

如果從財務規劃的觀點來看,人生在30歲時又該注意什麼?

首先在工作上–

  1. 三十而立,工作上應該要找到你的方向
    有些人在進入大學前選填科系時,其實對這些科系並不是那麼瞭解,大學出了社會找工作有時是碰運氣,不見得能找到你有興趣的工作,而在學校學到的都是理論,跟工作實務上可能差距蠻大的。於是乎有人頻繁換工作:也許是工作環境不理想、公司福利不好或是工作內容不是你想做的,換工作似乎是唯一的方式。

    但是在工作5,6年後,你換工作就應該更加的謹慎,因為頻繁換工作在你的履歷表上面不但不能加分,反而是一項的扣分。你可以說你換工作是因為環境問題、你懷才不遇,但是一旦你去應徵新的工作時,人家看到的感覺可能會認為你穩定性不夠,因此工作都做不久。撇開工作環境、福利等等因素不談,其實你更應該關注的是在工作上你可以學到什麼,能夠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可能不容易,但是換個角度看,不同的公司各有優缺點,小公司你要負責大大小小一堆事非常忙碌,福利、制度各方面可能都不理想,但是它卻能讓你學到最多事情。一旦你進入大公司工作,部門分工很細,每個人只負責一部份的業務,福利制度各方面都不錯,但是你可能只孰悉一二樣業務,離開了大公司的光環後,你能再找的工作可能會受限了。

    古人說的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尤其在工作上更是如此,不要只抱怨薪水低福利差,而忽略了挖掘工作中可學到的寶藏,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找到自己有興趣希望追求的目標,有計畫性的轉換工作,歷練一個個的工作後,你的能力將能不斷的提升,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機會就大多了。

    在財務上如果工作一直無法穩定下來,對財務規劃也是一個致命傷,因為工作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失業工作空窗期太長等等,都會讓自己的收入不會是一個穩定現金流入的狀態,要談投資與儲蓄相較之下變的很困難。因此30歲時你應該思考自己想做什麼、想從事什麼工作? 好好規劃你的人生和職業生涯,這比什麼都重要。

  2. 培養自己的能力比存第一桶金更重要
    工作中往往需要的是多方面的能力,學非所用是正常的,我以前一個同事唸的是地政系,結果在公司卻是負責設計電路板的。在工作上不要跼限自己嚐試各種可能,利用不同的機會培養自己的能力,甚至是工作一陣子後,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再去進修學習新的知識、技能等。這樣的進修的花費也許就讓自己無法存下錢,但是進修與存下第一桶金的目標比起來,如果二者不能同時進行的話,建議你還是寧願選擇進修,因為能力提升了,工作上更容易獲得加薪、晉升等機會,對於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是有利的,以後要累積財務資源的速度就更快了。




相關文章

從諾貝爾經濟學家學理財(2)

夫妻剩餘財產請求權

給父母紅包不如為他們設立醫療基金

培養子女一生受用的金錢觀

投資基本功:建立財務目標


隨機文章

感恩分享

讀懂保險契約~第十九條:欠繳保險費或未還款項的扣除

讀懂傷害保險契約~第十一條:契約的終止

色彩個性與工作:寒色與中性色系篇

要買保險的理由-實戰篇第二回(3):讓客戶買夠格的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