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世代退休該注意重點

發佈日期 : 2015年09月29日 撰文 :廖義榮
文章編號: 7660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不同世代退休該注意重點 人生不同階段做退休規劃有不同的考量,還有工作收入的階段是屬於最重要的累積期,持續有紀律的提撥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來做退休規劃,以投資工具來累積投資資產,將可以為未來退休候財務打下良好基礎,而接近退休(退休前5年)將更能準確評估退休後的需求,本文謹就這二個階段討論退休規劃需要注意的重點:

一. 還在工作的階段

  1. 在支出與退休規劃間取得平衡點
    這時你有工作收入,但是支出的項目也多,可能有生活費、房貸、子女教育費用..等支出,要存錢來做比較長期的財務目標規劃確實不容易。但是你還是必須在支出與退休規劃間取得一個平衡點,也許這些支出項目可能就用了你大部份的收入,讓你沒有餘力做其他規劃,但是你心理其實相當清楚:你不可能等到20年後房貸還清了、子女出國留學了,你把這些目標都完成後,才來開始想你的退休如何做準備。因為時間不會等你,你等到50歲再來做退休準備,跟你在30歲開始準備所需要的成本是絕對不一樣的。如果距離退休的時間太短,你將無法以較穩健的投資方式來累積你的退休金,如果被迫選擇高風險的投資工具,你將承擔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2. 你的儲存金額需要隨著時間而增加
    隨著時間的推進,你可能晉升或加薪,或是隨著財務目標逐漸完成,你的財務負擔慢慢減輕了,這時你需要增加你用來做儲蓄與投資的金額佔你收入的比例,至少你增加的比例不能低於通貨膨脹的比率(一般估計每年不低於3%)。

  3. 運用成長型投資配置累積退休資產
    這個時候因為距退休仍有段時間,可透過積極型的投資標的,長期投入以獲得較高的長期報酬來累積退休金來源。

    投資的成敗往往來自於資產配置得當與否,因此你必需規劃好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類別,以及對報酬率預估及承受風險的程度等。資產配置的項目可能包含了債券、股票、貨幣市場或原物料市場等標的,各自的投資比例及預計投入的時間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一旦建立了投資組合後,就要定期做檢視及適當的調整,但是切記不要有情緒化的投資行為:只要投資市場有任何的波動,在媒體的影響下時常追高殺低,這樣的頻繁進出可能對你的投資資產累積沒有實質的幫助,反倒讓金融業者從中多賺了不少手續費。

    這時運用過於保守的投資工具絕非上策,例如買年金保險、高收益債券基金(事實上它應該被歸類為高風險性投資,而非保守型的)等,他們對你的資產累積是不會有太大效果的。

  4. 為你的工作收入買保險
    當你因為意外或疾病無法工作時,收入中斷自然就影響到你無法為退休計劃繼續做儲蓄與投資,這時如果有保險的給付,將可以彌補你這中間的損失,事先規劃好保險的保障是必須的,這時候醫療險、殘廢扶助保險等都是可以考慮的項目。




相關文章

投資如何創造退休金現金流

別把高收益債基金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

什麼情況你會需要財務顧問的諮商?

換個記帳方式輕鬆達成財務目標!

如果哪天銀行理專開始關心起你的財務目標


隨機文章

中廣2014/01/16(一):過年急診問題

轉職潮 -- 保險業務員甘苦談(三) / 薪水自由篇

淺談尿毒症(uremia)之核保風險考量

中廣2014/10/30(一):管理你的通訊錄

別讓工作壓力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