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活化!保單唬話?看好您的高利率舊保單!

發佈日期 : 2014年04月24日 撰文 :陳忠興
文章編號: 3910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保單活化!保單唬話?看好您的高利率舊保單! 四月廿一日報載,消費者未來可以利用舊保單養老了。金管會近日回覆壽險公會的建議,欲開始推行「保單活化」,也就是准許舊保單可以藉由保單轉換的方式,轉換成即期年金、遞延年金、醫療險或長期看護險。保戶可用早期的終身壽險保單進行轉換,將遺產轉為「活著時就用得到的資產」。壽險業者預估,金管會最快上半年即可開放此項新措施,讓保戶的舊保單有新選擇。據統計,若政策開放,壽險業約有50多萬張保單、保單價值準備金約有1,600億元可進行保單活化,將遺產轉為老年養老、醫療或長期照護金,進而優化老年生活。

舉例來說,70歲王先生有一張400萬元保額終身壽險,35歲時投保可能共繳保費100萬元,經過時間複利累積,目前保單價值約340萬元,李先生若選擇轉換住院日額醫療險計劃每日5,000元,就可用新保單35歲費率,轉換費約60萬元,保險公司會從保單價值準備金中扣除60萬元,舊保單保額就會下降,但有張新醫療險保單提供醫療保障。金管會雖擬同意開放高齡族群保單轉換,但為避免壽險公司趁機處理高利率保單的包袱,壽險公會在自律規範中也提出五大機制以防止弊端發生,包括三年反悔期、受騙終身可回復、客戶適合度調查、事後電訪以及保險公司不得因此轉換給予業務員任何佣金或獎勵金。

眾所週知,壽險公司早年推出的壽險保單,許多預定利率在6.5∼8%之間,但現在銀行存款利率只有1%左右,這些保單成為壽險公司財務的沈重負擔。目前保險公司實際的投資報酬率約在5%左右,所以約有1.5%~3%的利差損,假設停泊在壽險公司的高預定利率的保單價值準備金總數是1兆,則每年的利差損約為150~300億。過去曾有保險公司以較高保額的投資型保單,鼓勵消費者將舊壽險保單解約,部分買保障、部分轉投資,大幅降低壽險公司的利率保證壓力。保險局擔心這類情況再度發生,因此在這次業者提出保單活化建議時,遲遲未核准,且討論過程已長達兩年。

壽險公司是營利機構,將本求利本無可非議,為了讓消費者的舊保單可以活化,花了這麼多心力,還提出五大機制,以防止消費者權益受損,真是佛心來也!不過事出必有因,壽險公司這麼多動作總是有動機的,除了想到減少高利率保單的利差損壓力這個動機之外,筆者實在想不出來壽險公司不好好開發新業績,卻在舊保戶身上打轉,想出這麼個堂皇的說法,端出這套「保單活化」的戲法所為何來?又有五大機制來防弊,保險業這種種作為,難道只是為了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服務?保險公司何時開始如此重視消費者權益?



相關文章

女性業務員十大安全守則

保險法144條之修正--誰會想要當簽證精算人員?

怎麼算都不划算的保單轉換機制!

2014/3/1核保新措施的異常表徵表

從安盛撤離看台灣保險產業


隨機文章

漲聲一再響起!?健保又想要漲價了!

購買投資型保單 與購買基金 / 股票有何差別

近日愛車被竊後又尋回,【車損理賠】如何處理?

業務員最佳新契約送件策略

中廣2014/06/19(三):保險公司的說法都是正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