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RBC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以監理角度而言,如何有效利用監理制度來確保保險公司失卻清償能力在可接受範圍內,一直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
RBC (Risk Based Capital),顧名思義,就是以風險(Risk)為基礎,來計算股東因經營保險業,所需要的資本(Capital)。就是在這樣的監理角度下誕生。
RBC制度,在美國是1994年開始實施,起源於1980年代,美國有不少保險公司營運欠佳而倒閉。在歐盟,也有一個類似的制度叫Solvency Margin.
我國保險業自2003年起為與國際接軌正式施行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Risk Based Capital),該制度之目的在及早偵測出可能發生失卻清償能力之保險公司。而各家公司的RBC數值都會揭露在各保險公司首頁的「資訊公開」裏的「資本適足率之揭露」。
「準備金」是帳上的數字,表達公司在會計帳上提存了多少的金額準備將來的理賠,而且,即使資產>=「準備金」,只是表示保險公司的資產夠理賠而已,不表示股東有辦法經營保險業,所以應該還要有一個指標數字,來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夠不夠格經營保險業。這個指標就是RBC。
保險本身是一種風險的承擔,要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當然要用金額來表示,而且這個金額,還要連動到保險公司的風險,而保險公司經營的風險有哪些呢?用手指頭想大概也知道有四大項:
●資產的投資風險
●承作保單的保險風險
●實際利率和訂價利率不同的利率風險
●以及其他經營保險公司的風險
而這些風險的金額經過簡單的數學運算後,謂之「風險資本額」。風險資本額的計算方式如下表。請注意,表中的係數是有高有低的,會根據經營的險種,投資的資產而有所不同。而風險愈高,表中的係數會愈高。
而要表達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當然就是用資本適足率(RBC ratio,或有時亦簡稱為RBC)=(自有資本總額/風險資本額)×100%來表示。自有資本總額是什麼呢?是業主權益總額+調整項(調整項包含特別準備金及未實現損益),但自有資本總額仍以業主權益為大宗。所以,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接近(業主權益總額/風險資本額)×100%。
可以快速比較兩家公司的RBC嗎?是的,前提是假設兩家保險公司的經營方式是相似的,可以簡單的用比值比較。因為資產、保費收入和「準備金」會有一定關係,所以風險資本額的公式,可以簡化成是「準備金」的線性函數來思考。這樣的話兩家保險公司RBC的比值=(自有資本總額/風險資本額)×100% 的比值會接近於業主權益/「準備金」的比值。如此,只要知道A人壽的RBC,就可以知道B人壽的RBC了。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RBC (Risk Based Capital),顧名思義,就是以風險(Risk)為基礎,來計算股東因經營保險業,所需要的資本(Capital)。就是在這樣的監理角度下誕生。
RBC制度,在美國是1994年開始實施,起源於1980年代,美國有不少保險公司營運欠佳而倒閉。在歐盟,也有一個類似的制度叫Solvency Margin.
我國保險業自2003年起為與國際接軌正式施行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Risk Based Capital),該制度之目的在及早偵測出可能發生失卻清償能力之保險公司。而各家公司的RBC數值都會揭露在各保險公司首頁的「資訊公開」裏的「資本適足率之揭露」。
「準備金」是帳上的數字,表達公司在會計帳上提存了多少的金額準備將來的理賠,而且,即使資產>=「準備金」,只是表示保險公司的資產夠理賠而已,不表示股東有辦法經營保險業,所以應該還要有一個指標數字,來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夠不夠格經營保險業。這個指標就是RBC。
保險本身是一種風險的承擔,要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當然要用金額來表示,而且這個金額,還要連動到保險公司的風險,而保險公司經營的風險有哪些呢?用手指頭想大概也知道有四大項:
●資產的投資風險
●承作保單的保險風險
●實際利率和訂價利率不同的利率風險
●以及其他經營保險公司的風險
而這些風險的金額經過簡單的數學運算後,謂之「風險資本額」。風險資本額的計算方式如下表。請注意,表中的係數是有高有低的,會根據經營的險種,投資的資產而有所不同。而風險愈高,表中的係數會愈高。
而要表達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當然就是用資本適足率(RBC ratio,或有時亦簡稱為RBC)=(自有資本總額/風險資本額)×100%來表示。自有資本總額是什麼呢?是業主權益總額+調整項(調整項包含特別準備金及未實現損益),但自有資本總額仍以業主權益為大宗。所以,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接近(業主權益總額/風險資本額)×100%。
可以快速比較兩家公司的RBC嗎?是的,前提是假設兩家保險公司的經營方式是相似的,可以簡單的用比值比較。因為資產、保費收入和「準備金」會有一定關係,所以風險資本額的公式,可以簡化成是「準備金」的線性函數來思考。這樣的話兩家保險公司RBC的比值=(自有資本總額/風險資本額)×100% 的比值會接近於業主權益/「準備金」的比值。如此,只要知道A人壽的RBC,就可以知道B人壽的RBC了。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淺談心房中膈缺損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之核保風險
中廣 i GO531-2013/10/10專訪(三):認真了解自己的保單
中廣 i GO531-2013/09/5專訪(三):癌症的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