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S 17的影響

發佈日期 : 2020年03月16日 撰文 :媞姆老師
文章編號: 12330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IFRS 17的影響 想必前線的業務朋友們最近應該是憂喜參半,儲蓄型商品條件不斷調降,轉向保障型的政策無轉圜餘地,大家的銷售習慣勢必也要跟著調整,這背後種種的因素看似金管會介入為主因,其實,國際會計公報IFRS17的適用方是主因,接著大家面臨最直接的問題將是有可能會讓實質收入減少,因此,大家必須提早因應,方能將衝擊降到最低。



請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件事,過去大家的銷售主力幾乎都帶有儲蓄的性質:還本型商品、利變型、目標到期債...等,以人們愛存錢的概念這樣的商品銷售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回歸到保障型商品:

第一、客戶一般認為自己用不到,投保意願勢必降低

第二、保險早期的發展就是以保障型商品為主,如壽險、健康險,雖然近年有長照、失能...等新型態保單吸引消費者目光,但保障型商品的件均保費勢必無法和儲蓄型商品相較,於是收入有可能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接著我們就來認識一下IFRS17,同時探討商品轉型的因應之道。

IFRS17說穿了就是會計制度調整,其目的是要讓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更加透明,同時,更加具有『可比較』性。會計科目的歸屬有其原本嚴謹的定義,但也不可否認的,會計報表的編製也具有其『可調整』性,此次改革的兩個重點就是『收益分段損失即刻認列』與『責任準備金利率調整』,有關責任準備金的部分,大家並不陌生,但提列責任準備金現值將改採以市場利率計算,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低利時代,尤其是老公司手中尚有極大量早期的高利率保單,這部分雖隨著時間的經過衝擊降低,但現在若採市場利率計提責任準備金,馬上將面臨至少6-7%利差損,這部分迫使大型保險公司必須增提責任準備金,加上保險公司經營又有RBC的規範,負債增加將使公司淨值降低,連帶使RBC下降,最近我們看到國泰、富邦、新光...等大型公司現金增資的訊息,並非公司經營出現什麼狀況,而是為了前述原因提早做準備,是公司經營可以更加穩健。

其次是受益分段損失即刻認列,舉例而言:一張10年期的保單可以賺1,000元,過去保險公司收到保費就會將收益全數認列,現在只能每經過一年就認列100元的收入,倘若同樣的保單產500元的虧損,則當年度就必須全額認列500元的虧損,且保單的盈虧無法互抵,收益減少但負債不變,將使保險公司的增資壓力增加,財務報表將會比現在難看,但必須強調的一個重點,會計制度的改變會影響財務報表所呈現出來的數字,但並不會改變保險公司經營的結果,也就是說這張保單如果是賺錢的,並不會因為認列方式改變就讓結果由盈轉虧,但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增資的壓力,就會對商品設計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用白話文說就是不會虧錢賣保單,各位先進現在面臨儲蓄型商品條件調降,就是源於此因,表面上是金管會插手,實際上是該會計制度所造成的影響。

那麼接下來的業務推展應該如何調整?各公司已經明確宣示明年(2020)的主軸將回歸保障型商品,保障型若以健康險為主將導致業務同仁絕對收入降低,試想,客戶可以花一年2-30萬保費買還本型商品,可能用這個金額買健康型商品嗎?就算願意,客戶將承保額度買到頂也不會有這個保費金額出現,對吧?若是還要有較佳的收益只能轉向投資型保單,投資型產品的設計明年應該會有機會出現新的概念,各位優秀的同仁,投資型證照你準備好了嗎?若還沒,傳統壽險的銷售就必須改變以往銷售方式,從財務規劃的角度切入,賦予傳統型壽險另一番理財意義,也就是透過保險的特性解決客戶理財所面臨的問題,對!從財富管理的角度看壽險,與銀行理財專員的競爭將更加直接,如此才有可能將單做大,降低商品轉型所帶來的衝擊。

IFRS17不會改變公司經營一個商品最後的結果,但會影響其中的過程,呈現出來就是商品策略的改變,危機也是轉機,讓自己用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商品,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再創高峰,也預祝各位轉型順利。





推薦書籍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如何讓人喜歡我:前FBI探員教你如何影響別人、營造魅力、贏得好感、開啟「好人緣開關」!(新版)
如何讓人喜歡我:前FBI探員教你如何影響別人、營造魅力、贏得好感、開啟「好人緣開關」!(新版)
發展你的銷售事業(1DVD)
發展你的銷售事業(1DVD)





相關文章

遏止酒駕 尊重生命 保護自己

銷售後利潤測試沒過的保單,為什麼業者還要賣?

養子女的法定繼承人是誰?

是真的!產險公司可能會向汽車強制險被保險人要求賠償保險金

OIU?-保險公司的OBU!


隨機文章

痛風患者怎麼吃?

脂肪肝會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台灣現行問題保險公司退場機制簡介

【特別企畫-健康不冬眠】睡眠篇Ⅰ:有效遠離冬季睡眠障礙與憂鬱

人壽保險常見爭議問題解析(八):停效後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