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需要看景氣嗎

發佈日期 : 2019年12月11日 撰文 :媞姆老師
文章編號: 12307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買保險需要看景氣嗎 在大多數客戶的理財行為中,保險與投資往往是天平的兩端,投資火熱時期,若保險業務員建議客戶搭配些保險規劃時,往往都會被拒絕,客戶會說:「一天漲停板就多少了?靠保險 - 太慢了。」乍聽之下好像言之成理,但實際上保險非投資,本來就不是以賺錢為存在的價值,保險是理財工具,且有很多的功能是其他金融商品所無法取代的,自然也就無法用投資的計算來衡量收益。


例如:所有的資產一但進入遺產池中,就沒有想給誰不想給誰的支配權,但保險可以,這是保險金指定受益人的功能;所有的投資工具都沒有辦法保證未來的一個時間點會有多少的價值,保險做得到,因為傳統型壽險在投保之初就給客戶很明確的結果;只要是投資工具幾乎都是以獲利為目的,保險不同,保險除了收益還多了一個工具有社會安定的功能。舉凡總總,保險有它的特殊地位,買保險不是投資是在理財,做資金的分配,保險的長處在風險承擔與移轉,如果是這樣,人生何處不風險?買保險還需要看景氣嗎?

記得老師小的時候常聽到老人家的智慧:賺一塊錢不是一塊錢,存一塊錢才是一塊錢,這個觀點用在投資市場特別受用。根據證交所2018年12月的統計,經過歸戶之後台灣股民數約1,022萬戶,也就是說在我們所處的環境每兩個人大約就有一位是股市投資者,可是退休金準備不足的問題依然嚴重,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呢?紙上富貴。多數的股民都有這樣的經驗,投資股票大部分都是賺錢的,因為我們選擇性記得賺錢的滋味而遺忘虧損的傷痛,不然就是當你需要調節股票的時候永遠選擇賣掉賺錢的那個,因為不賣就不算虧,所以較難看見資產累積的效果,如果我們可以把獲利藉由保險來儲存呢?資產增值的效果就會經由時間被看見,所以,景氣好的時候透過保險規避的是資產無法確實累積的風險,保險是協助我們鎖住財富的絕佳工具。談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提出一個挑戰,非要放保險嗎?難道放銀行不行?不是不行是不好,因為存款太好移動了,此時保險麻煩的特質反而會成為我們守住財富的利器,保險協助我們保有投資的成果,不會妨礙我們投資,保險可以和投資達成一個相輔相成的效果。

那景氣不好的時候呢?更需要保險,我們可以從這幾年保險銷售的熱潮就可窺見。不對吧,全球QE、台股也上萬點,現在怎麼會是景氣不好的時候呢?如果你是資深的股民我帶各位回憶民國79年台股第一次上萬點的狀況,當時下午收盤後任何有下午茶的地方只有一個狀況 - 客滿,請問現在有嗎?根據證交所的資料,當時上市公司199民國107年底是928(成長3.66)79年的最高收盤指數是210號的12,495.34點而107年是12311,253.11點,也就是說數倍的家數卻無法創造出更高的市場價值,這樣是景氣好嗎?景氣不好大家投資會比較保守,加上過去幾次投資環境的重創(2008年金融風暴的遺毒至今仍未消除),大家開始有風險意識先求不蝕本後想賺多少,不景氣我們就會聽到現金為王、保值等字眼,保險具有類現金的功能(雖然初期保價會低於所繳保險費),且保險的設計要不具有穩定價值增長,不然就是具有穩定生存給付的功能,豈不符合現金為王、貨幣保值的功能。況且在不景氣的年代,投資的兩大風險就是漲不太上去,一不留神可能就會產生虧損,而散戶與大戶的差別就在口袋深度,散戶逢低加不了碼於是成為大戶的俎上肉,此時,保價金不正是我們投資的最佳夥伴?如果透過生存金再投資是不是能更進一步降低不景氣時代所帶來的投資風險呢?

購買保險是理財行為,其目的在協助我們的投資可以變得更順暢,保險之於投資非但一點都不違和,甚至是一個絕佳搭配的工具,加上保險具有其他投資工具所無法取代的功能,人生與財務的風險不因景氣良莠而不存在,投資的侵略性必須輔以保險的防禦特質,攻守有據方能為我們帶來美好的理財結果,套一句廣告詞:先求不傷身體,在講藥效。





推薦書籍
第一次有人這樣教我理財:從今天開始,我不再缺錢
第一次有人這樣教我理財:從今天開始,我不再缺錢
就是這本保險法體系+解題書
就是這本保險法體系+解題書
第二曲線:英國管理大師韓第的16個思索,預見社會與個人新出路
第二曲線:英國管理大師韓第的16個思索,預見社會與個人新出路





相關文章

打造你的個人品牌

社群網站與通訊軟體是壽險業務好幫手

從管理學之角度看保險行業營銷技巧

產壽險整合行銷

保險銷售及拒絕處理


隨機文章

保單健診個案研討:25歲張博彥夫婦理財規劃

心律不整之核保風險評估

機車於路口違規沒有兩段式左轉,強責險有理賠嗎?

中廣 i GO531-2012/12/13專訪(二):社會保險

不管而管的定期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