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為什麼不用年金險

發佈日期 : 2019年09月16日 撰文 :媞姆老師
文章編號: 12283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退休規劃,為什麼不用年金險 保險商品可以減輕人生中諸多負擔我們朗朗上口的人生三階段七大需求,各個險種都有特定的地位與可以解決的問題,例如:終身壽險解決走的太早的問題、健康險解決日常醫療費用的問題、防癌保險解決癌症大筆醫療費用的問題...,如果談到退休養老呢?各位業務前輩會想到什麼險種?浮現在腦中的應該都是還本終身壽險,不論是傳統型還利變型,台幣還是外幣,為什麼呢?不是有一種險種叫年金險嗎?年金商品的存在不就是在解決退休養老的問題,為什麼反而是用還本終身壽險來規劃退休問題,老師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如果談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佣金,年金險的佣金非常非常低,低到業務員幾乎忘了它的存在,如果是因為這樣老師想提另一個看法給大家參考,每件佣金極大化是否等同業務生涯收入極大化?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如果賣出一個真正適合客戶的商品,贏得客戶的信任怎麼知道下一張單不會更大?也許多介紹一個客戶後面的變化其實很難說。老師舉個例子,一件健康險只有2萬多元的保費,因為這個過程的專業與將佣金先放一邊的結果,北部客戶介紹了一個南部的客戶因而成交20年期年繳500萬的保單;因此,老師提供一個概念給各位參考,我們在業務行銷的職涯中,要追求的是生涯收入極大化,而非單件收入極大化。

第二個會用還本終身壽險取代年金險的重要因素是繳別,目前年金險的繳費設計幾乎都是躉繳,而年金如果真正用在退休規劃,如果要領到有感的年金,要麼不是累積時間要夠長,要不年金給付的時間要夠晚(現在指定年金給付開始日最晚可以到90),不然就是繳交的保費要夠多,在躉繳的繳費設計中,如果累積時間夠長,表示被保險人年紀夠輕,除非富二代,否則繳不起高額的保費,如果保費繳的夠多,這樣的族群是否需要透過年金來規劃退休金?因此,現行市場大多將年金商品當成定存商品在賣,透過較一般固定收益型商品稍好的方式來累積保單帳戶價值,短期解約來得到資產增值的好處與保持資金運用的彈性,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必須保險公司配合將繳費方式加入分期繳費的機制,讓真正需要透過穩定理財來籌措退休金來源的客戶,在勞保自提與必須透過投資工具(如:基金、股票、債券...)來準備退休金的一般客戶,可以有另外一種穩健的選擇。

第三個原因是客戶的消費行為,國人購買保險較不具風險轉嫁的觀念,而是當成儲蓄工具在用。購買還本型商品,當人在的時候有生存金可以領,人走了還有身故保險金可以領,感覺上好像不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吃虧;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的收益都必須付出成本與對價,況且退休不是現在馬上要面臨的問題,退休前的還本金其實對於客戶並無太多實質的效益。同時,不會有人將還本終身壽險作為人生的第一張保單,以還本終身壽險作為走得太早的風險規劃(因高額保費實在太貴了),在已經有終身壽險作為走得太早的風險轉嫁,用還本終身壽險作為退休規劃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商品,若回歸到保險商品本身應有的特質來解決對應的問題,將年金商品回歸到退休規劃的用途,將保費差用在其他所需的用途,不是更能讓我們有限的資源獲得更大的效用嗎?

總結,商品無對錯,端看是否真的能有效率的解決我們的問題,還本終身壽險有它應有的用途,只是用在退休規劃上是否恰當仍有疑慮,而年金商品若能改善其缺失,不失為現在有限的退休規劃工具中一個可以考慮的好工具,讓我們的人生因保險而更加圓滿。





推薦書籍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三版)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三版)
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
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
故事銷售贏家:懂人性、通人心,超級業務員必備的25套銷售劇本
故事銷售贏家:懂人性、通人心,超級業務員必備的25套銷售劇本





相關文章

要買保險的理由-實戰篇第一回(5):我買很多了

工作做久了會有無力感? 該轉型嗎?

6 call 心得分享-系統預排名單,讓拜訪客戶很輕鬆!

有效「激勵」你的顧客 - Part I

保單健診的契機(一)


隨機文章

[親情] 祖父母節溫馨主題曲《感動》

中廣2014/03/20(一):從汽車材料到保險業務

中廣 i GO531-2012/12/20專訪(二): 保險公司的保險

肝指數過高 過勞警訊!

NBA火箭隊有「哈林連線」,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