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稅務應有的認知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把稅務當成保險行銷的訴求,一直是很多從業人員常用的議題,從一場場稅務講座爆滿的情形就可以一窺究竟,很多從業人員對此抱以極高的期待,畢竟,會有稅務困擾的客戶大多是高資產族群,有可能成交較高額的保單,所以是各位行銷前輩都想進入的一個區塊,然而在操作這個議題的時候,有一些該注意的地方,老師想在這裡和大家一起研討。
過往這個議題非常的簡單,只要說『保險免稅』似乎就可以橫行無阻,然而,隨著保險課稅的個案不斷出現,保險似乎不再是免稅的保證,其主因是保險被太多人濫用的結果,老師和大家談一個歷史,過往個人綜所稅有所謂的捐地節稅,造成國稅局一年可以收到超過240億公告現值的土地,造成稅收極大的傷害,現在,非現金的捐贈在所得稅基本稅額條例中必須被回加,且設定抵減比例並規定土地的性質,讓這個方式的節稅空間大幅下降,也造成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價格大幅滑落,同樣的,保險金課稅也正在依循這樣的模式進行中,在老師接觸業務員與客戶的過程中,仍然聽到有業務同仁以保險金免稅做為訴求,所以老師要提醒大家的第一點就是- -不要再以保險金免稅為行銷訴求,一來,主管機關三申五令不得以此作為行銷訴求,二來,這樣的訴求客戶必須冒著被課稅的風險,對客戶與行銷夥伴都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所以不要再用這個訴求行銷保險。
其次,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國家的財政健全嗎?說白話文政府缺錢嗎?我想答案應該是很明確的,政府稅收查核的能力在資訊技術的協助下日漸提升,稅基也不斷地擴大,保險金的問題也已經浮出檯面,以免稅為訴求已然不合時宜,況且,大家是否想過不用繳稅真的是客戶的重點嗎?就老師近二十年來和客戶接觸並教育客戶的認知,現代的稅務規劃概念是協助客戶繳一個客戶認為合理、能夠負擔也願意負擔的稅額,完全不用繳稅也已經不是客戶最在意的問題,繳稅這件事也不再是客戶不買保險的關鍵,倘若氛圍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強調保險的免稅性,讓自己的展業生涯承受如此大的風險呢?
再者,如果繳不繳稅不是客戶最關心的癥結,那這群客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呢?答案是『問題的解決』,保險有很多的功能,可以協助客戶解決的問題也很多,為什麼要執著於『免稅』這點呢?例如:指定身故保險金受益人就是一個很好的特色,可以指定給真正想要傳承的對象,所以老師會建議各位夥伴回歸到保險的本質,如果在問題可以解決的同時,可以附帶一個可能會有的額外利益,不是更好嗎?也就是問題的解決為核心,稅賦上的利益有最好,沒有,至少客戶的問題達到處理。
最後,面對現實,給一個真正感動客戶的理由。老師在此舉一個例子,同仁們經常會用預留稅源這個訴求來行銷保險,避免因繳不出稅而使資產變現過程中遭受第二次傷害,會有此念源自於稅法規定,遺贈稅未完稅前資產不得作移轉過戶,但實務的狀況是:倘被繼承人留有的資產為現金,遺贈稅法30條規定,只要過半數繼承人同意或達應繼份三分之二同意,即可自所繼承之遺產中抵繳稅額,試問:如此還有必要預留稅源嗎?或許有人會說那是現在修法才可以吧?其實修法前也行,只是條件需全體繼承人同意條件較苛而已,可是老師還是聽到很多同仁在稅務行銷時還是以此為訴求,著實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保險稅務行銷不是不能碰觸的議題,而是必須審慎為之,很多時候不當的規劃有時比不規劃還要糟糕,保險稅務行銷不要死守法條,更不要用自己的觀點來理解條文,試著用國稅局的角度來理解,才有可能讓客戶避免捲入稅務風暴中,更多詳細的內容,老師以後慢慢和各位分享。
推薦書籍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過往這個議題非常的簡單,只要說『保險免稅』似乎就可以橫行無阻,然而,隨著保險課稅的個案不斷出現,保險似乎不再是免稅的保證,其主因是保險被太多人濫用的結果,老師和大家談一個歷史,過往個人綜所稅有所謂的捐地節稅,造成國稅局一年可以收到超過240億公告現值的土地,造成稅收極大的傷害,現在,非現金的捐贈在所得稅基本稅額條例中必須被回加,且設定抵減比例並規定土地的性質,讓這個方式的節稅空間大幅下降,也造成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價格大幅滑落,同樣的,保險金課稅也正在依循這樣的模式進行中,在老師接觸業務員與客戶的過程中,仍然聽到有業務同仁以保險金免稅做為訴求,所以老師要提醒大家的第一點就是- -不要再以保險金免稅為行銷訴求,一來,主管機關三申五令不得以此作為行銷訴求,二來,這樣的訴求客戶必須冒著被課稅的風險,對客戶與行銷夥伴都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所以不要再用這個訴求行銷保險。
其次,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國家的財政健全嗎?說白話文政府缺錢嗎?我想答案應該是很明確的,政府稅收查核的能力在資訊技術的協助下日漸提升,稅基也不斷地擴大,保險金的問題也已經浮出檯面,以免稅為訴求已然不合時宜,況且,大家是否想過不用繳稅真的是客戶的重點嗎?就老師近二十年來和客戶接觸並教育客戶的認知,現代的稅務規劃概念是協助客戶繳一個客戶認為合理、能夠負擔也願意負擔的稅額,完全不用繳稅也已經不是客戶最在意的問題,繳稅這件事也不再是客戶不買保險的關鍵,倘若氛圍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強調保險的免稅性,讓自己的展業生涯承受如此大的風險呢?
再者,如果繳不繳稅不是客戶最關心的癥結,那這群客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呢?答案是『問題的解決』,保險有很多的功能,可以協助客戶解決的問題也很多,為什麼要執著於『免稅』這點呢?例如:指定身故保險金受益人就是一個很好的特色,可以指定給真正想要傳承的對象,所以老師會建議各位夥伴回歸到保險的本質,如果在問題可以解決的同時,可以附帶一個可能會有的額外利益,不是更好嗎?也就是問題的解決為核心,稅賦上的利益有最好,沒有,至少客戶的問題達到處理。
最後,面對現實,給一個真正感動客戶的理由。老師在此舉一個例子,同仁們經常會用預留稅源這個訴求來行銷保險,避免因繳不出稅而使資產變現過程中遭受第二次傷害,會有此念源自於稅法規定,遺贈稅未完稅前資產不得作移轉過戶,但實務的狀況是:倘被繼承人留有的資產為現金,遺贈稅法30條規定,只要過半數繼承人同意或達應繼份三分之二同意,即可自所繼承之遺產中抵繳稅額,試問:如此還有必要預留稅源嗎?或許有人會說那是現在修法才可以吧?其實修法前也行,只是條件需全體繼承人同意條件較苛而已,可是老師還是聽到很多同仁在稅務行銷時還是以此為訴求,著實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保險稅務行銷不是不能碰觸的議題,而是必須審慎為之,很多時候不當的規劃有時比不規劃還要糟糕,保險稅務行銷不要死守法條,更不要用自己的觀點來理解條文,試著用國稅局的角度來理解,才有可能讓客戶避免捲入稅務風暴中,更多詳細的內容,老師以後慢慢和各位分享。
推薦書籍
![]() 給成交一個理由:千萬年薪保險人銷售聖經 |
![]() 絕對成交勝經:讓三個月新人擁有三年銷售功力 |
![]() 活出精彩銷售人生(1DVD) |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中廣 i GO531-2013/09/5專訪(二):什麼是還本型癌症險
要買保險的理由-實戰篇第二回(9):解約比繳的錢少,太划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