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之核保風險評估

發佈日期 : 2019年04月15日 撰文 :自由飛翔
文章編號: 12214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主動脈剝離之核保風險評估 心血管疾病二大殺手:心肌梗塞和主動脈剝離,其中主動脈剝離屬於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主因為主動脈血管壁的中層因某些原因(如高血壓)受損後,加上血管壁內膜破裂,血流經由內膜的裂孔,進入血管壁中,將血管內膜和中層分離,而血流可以在此分離開的空間中流動,形成一個『假腔』,使得主動脈的管腔一分為二,血液分別流入真腔和假腔,而假腔常會壓迫到『真腔』,而造成身體器官的血液供應不足,形成肢體或腦部的缺血狀況,由於假腔的外壁並非完整的血管壁結構(含內、中、外膜),故較脆弱,因而容易破裂造成大出血或心包填塞死亡。

「主動脈剝離分類」的圖片搜尋結果

參考圖片https://www.ihealth.com.tw/article/%E4%B8%BB%E5%8B%95%E8%84%88%E5%89%9D%E9%9B%A2/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7/04/aortic-dissection.html

「主動脈剝離」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unit/10012/12862

【分類】

I型:升主動脈到降主動脈

II型:侷限在升主動脈

III型:侷限在降主動脈

a型:只侷限在胸腔的降主動脈

b型:由胸腔的降主動脈到腹部的降主動脈

【原因】

1.高血壓加速血管的老化,破壞血管結構,增加主動脈受傷剝離的機會

2.先天性主動脈窄縮

3.馬凡氏症候群(Marfan症候群):先天結締組織疾病,容易造成升主動脈破裂

4.懷孕、胸部外傷

5.吸菸

【常見症狀】

1.喘不過氣

2.肚子痛(腸胃血流供應不足
3.
腰痛(腎臟血流
供應不足
4.
意識不清、昏倒。(腦部血流
供應不足
5.
突然間說不出話、看不見、半側無力,就像中風的症狀(腦部血流
供應不足
6.
單側手臂的脈搏很弱

【臨床檢查】

1. 身體檢查:確認四肢脈搏、心跳速率、血壓是否正常、有無心臟雜音、呼

吸有異樣。

2.胸部X光檢查:主動脈、氣管、縱隔腔是否有移位或肺部積水等變化。
3.
心電圖:是否有心室肥厚、心肌梗塞的情形。
4.
電腦斷層掃瞄檢查:
評估主動脈剝離及動脈瘤的範圍;有否心包填塞、血胸的情況。
5.
核磁共振攝影檢查:
更精準評估主動脈剝離及動脈瘤的範圍與血液流動情形,確立診斷的檢查

項目。
6.
心臟超音波、經食道超音波:
此兩種超音波可以方便釐清主動脈剝離的位置是否涵蓋到降主動脈、目前

心臟的功能如何、真假管腔以及血液流動的狀況作整體性評估。

【治療方式】

治療分為內科藥物及外科手術治療,選擇方式依據主動脈剝離的區域決定。

1. 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均以手術治療,因此主動脈剝離容易破裂出血及心

包填塞死亡

2. 降主動脈:無併發症則藥物控制血壓需密切追蹤治療,一旦剝離的區域逐

漸變成血管瘤時就要接受手術。

【合併症】

在症狀發生後僅接受藥物治療,有高達25%的患者在症狀發生後第一天內死亡,約50%

以上的患者在2周內死亡,。如果合併產生心包膜積液、急性心肌梗塞或腦部灌流不

足,則死亡率就會再增加。即使手術治療在24小時內的死亡率仍高達10%,而存活下

來仍可能會合併有呼吸衰竭、腎臟衰竭、腦中風、四肢癱瘓等後遺症。

常見後遺症如下:

1. 死亡: 主動脈破裂造成嚴重的內出血

2. 急性心衰竭

3. 腦中風

4. 急性腎衰竭

5. 腸缺血壞死

【核保評估】

1. 應備文件:
(1)
告知事項:診斷病名、發現日期、治療方式、目前是否持續變大、是否有其他異

常狀況、最後一次就診時間、有無服用藥物(藥名/劑量)、有無其他合併症等、

醫師建議事項。

(2)需提供詳細就診病歷及檢查報告。

(3)不需體檢。

2. 核保上考量:
(1)
一般來說,壽險/重大傷病險/醫療險:拒保。

(2)若是手術後觀察一段時間,若無其他合併症,恢復良好,壽險仍有機會加費承保,重大傷病/醫療險一律拒保

(2)以上僅提供參考,最後決定仍應視各家保險公司各商品核保處理原則而定。





推薦書籍
要買保險的168個理由
要買保險的168個理由
業務致勝的全心攻略(2DVD)
業務致勝的全心攻略(2DVD)
吸睛:表達力就是吸引力
吸睛:表達力就是吸引力





相關文章

腸瘜肉之核保風險評估

淺談子宮脫垂

淺談蜂窩性組織炎之核保風險

淺談憂鬱症的核保

淺談痔瘡之核保風險 (hemorrhoid)


隨機文章

「 負債 」 到底好還是不好?! (下)

給寵物一個保險

【高齡銀髮專題】系列五之二:高齡人力資源運用 ~ 高齡者觀點

教您看懂健診報告:耳鼻喉科檢查

從壽險業內勤高階主管轉任外勤業務主管——我的職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