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資產誰該關心 ??

發佈日期 : 2019年04月29日 撰文 :媞姆老師
文章編號: 12213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我的資產誰該關心 ?? 客戶林先生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當初業務員告訴林先生保單只要虧損9%時就會自動停損,過了3年,林先生發現對帳單虧損超過30%,一氣之下將保單解約;以林先生的投保經驗來說,他忽視投資風險,更誤信投資標的有停損機制。除非保戶對理財標的有基本的了解,不然多半是聽業務員、報章媒體定期定額繳3、5千元,認為透過定期定額就能將風險降低,但投資本來就有波動,需要透過商品組合的調整來降低風險,如果自己投資之後就不管、業務員也不注意,時間拉長,投資賠錢很合理。

以上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訊息:我們的薪資水準倒退20年、國人退休準備顯著不足、台灣買房必須20 ~30年不吃不喝才能達成,一堆訊息都在告訴我們:我的錢不夠用,必需靠投資理財才能達成美好人生,這樣的觀念或許沒有太大的爭議,但結果卻大多不如當初的預期,問題又出在哪裡呢?根據筆者多年來主講銀行理財座談直接面對客戶的觀察告訴我,心態與知識是兩大關鍵。

心態:我不是學商的所以我看不懂、我的工作很忙所以我沒有時間看,這些或許都是存在你我之間的事實,但試想財富與理財目標是誰的?在整個過程中誰是主角?誰又是配角?如果我們不關心自己的財富與理財目標,那麼誰應該比我們更關心呢?在不願意跳脫理財舒適圈的情況下,如果有人接告訴我標的、進出價位與後續追蹤就好了呀,過度依賴加上追逐目標的壓力,都讓我們踩進理財的陷阱,以近十年為例,各位朋友可還記得2008的全球金融風暴與2016年的人民幣TRF事件嗎?哪一次不是都讓投資人損失慘重?又有哪一次不是等到事件爆發後才恍然發現原來這商品是長這樣的,遊戲規則居然是這樣怎麼事先都沒說。過度依賴的結果就是每次都必須透過繳學費來讓自己的信心受到打擊,然後回過頭對自己說:「果然理財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我還是不懂,交給專業就好。」

各位親愛的讀者,你是你理財目標的主角,只有當你願意親近它、認識它,理財商品才會回報你應有的報酬,其他的包含業務員、銀行理專、報章雜誌等都是輔助的角色,天助自助者,你理財財就理你。

知識:因為過度依賴的關係,所以壓縮我們對於理財知識的追求,每每看到電視投顧的熱況不禁令人擔憂。讓我們來做一個小自省,我們自己的保單、向銀行承作理財商品的契約,我們可曾逐字檢視閱讀過一遍呢?我們可曾對裡面的內容提出質疑過呢?所謂魔鬼藏在細節中,我們很多「早知道」其實真的都是可以事前避免的,只要我們重新燃起對理財知識的追求,就能有效駕馭理財商品,理財知識除了制度規則外,就是人類行為的總和,了解理財知識就了解人性重新認識自己。

參加本項考試,跨出理財求知的第一步,讓你對投資型保險的結構有更深的認識,在規劃投資型保單時可以有正確的判斷,跳脫前述理財宿命的輪迴,邁出成功理財的開端,美好人生由此開始。





推薦書籍
保持距離又不失禮的人際應對術:主導你和主管、同事、親友的相處,讓你得體地拒絕,沒負擔地拉近關係
保持距離又不失禮的人際應對術:主導你和主管、同事、親友的相處,讓你得體地拒絕,沒負擔地拉近關係
提升你的交際魅力100招 (暢銷修訂版):一學就會的社交心理學
提升你的交際魅力100招 (暢銷修訂版):一學就會的社交心理學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巧妙破冰、打進團體核心,想認識誰就認識誰。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巧妙破冰、打進團體核心,想認識誰就認識誰。





相關文章

要買保險的理由-實戰篇第一回(4):保險都是騙人的!

6 call系統學員心得分享(三)

保險銷售及拒絕處理

色彩與EQ管理的親密關係

讓客戶愛死你的5個小撇步


隨機文章

[親情] 祖父母節溫馨主題曲《感動》

已領勞保老年給付及勞工退休金再就業者,不得再加入勞保?

未曾就診之主訴症狀不能主張為違反告知之病史

彭祖和郭冠英對公務人員退撫制度的影響

中廣2014/03/20(一):從汽車材料到保險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