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健診個案研討(2)

在102年6月的一個晚上,一位銀行貸款襄理,告訴我有一位醫生太太很想了解投資型商品的內容,希望他能介紹一位投資型的專業人士,因此帶我去認識這位醫師太太。
王太太對我來說是陌生人,第一次見面了解實情,也試著了解客戶目前的需求,先生是外科醫師55歲,太太是藥劑師50歲,職業已20年,生活非常規律,共買了3棟房子,王太太個性活潑開朗快樂,是一個善良、幸福的基督徒,一年的所繳保費約20萬,大部分是意外險和醫療險,沒有高額壽險保障。初步評估發現,因為客戶的先生常看到意外事故的人來急救,所以覺得意外險非常重要,買了壽險
500萬、高額意外險2,000萬和意外住院5,000元/日,外加高額疾病險8,000元,另外還有房貸2,500萬元。為了更進一步理解客戶狀況,要求客戶將所有保單做檢視,經過一星期整理,約好做第二次訪談,討論生命中保險的六大需求。需求規劃檢視透過:討論重點以檢視客戶需求規劃三步曲(了解客戶的狀況)
第一步是客戶的壽險保障是否足夠?
第二步是客戶退休金規劃是否足夠?
第三步是如何利用複利效應增加客戶現金流?
最後再詢問醫療險、重大特定傷病是否足夠?王醫師和王太太非常認同規劃三步曲的重點需求,經過整合後,我做了三份參考提案:
(1)王醫師
一、家庭保障及退休金規劃部分:投資型保單規劃,高額壽險保障2000萬+退休金計劃合併一張保單,繳費期為15年,10年後保額降低變成退休金。(因主要家庭收入者為王醫師,所以更為注重保障)
二、理財部分:目標是擁有較多的收益,所以將原來得投資的股票、定存等整理完之後,本金有近1,000萬的現金,把這1,000萬現金投入年金保單,配置高收益,年配息近80萬,增加客戶現金流。
三:客戶提出,退休金準備是第一重要,擔心活得太久。
(2)王太太
一、家庭保障及退休金規劃部分:高額壽險保障1,000萬,合併退休規劃。
二、理財部分:王太太之前所買的股票都沒有獲利了結,經整理後,餘額有近500萬現金,規劃投入變額年金配息型的投資標的,年配息約近40萬,增加王太太的現金流。
(3)客戶需求規劃三部曲:(重點狀況:已屆退休年齡,孩子都已成年。)
第一步是提高壽險保障2,000萬/1,000萬。
第二步是準備共3,000萬退休準備金。
第三步是提高投資複利效應,定期定額/單筆投資,透過配息增加現金流。
在第二次訪談中客戶所提出的反對問題:
Q1:如果繳不起保費怎麼辦?
A1:有1,000萬投入配息,利用配息繳保費。
Q2:如果生病殘廢無法繼續繳怎麼辦?
A2:豁免保費,2、3級殘廢可免繳保費
Q3:我們家都買意外險,因為意外險比較便宜!
A3:終身壽險不管是意外或是疾病都有理賠,才能確保家庭保障
(4)財務目標
1. 王先生預計70歲退休,希望有2,000萬退休金,預留500萬保障給孩子繳遺產稅。
2. 王太太預計65歲退休,希望有1,000萬退休金,預留1,000萬保額給孩子繳遺產稅。
(5)溫馨小提醒
這個案例說明了保單健診的重要,只要稍微耽誤或忽略,可能就無法準備足夠的退休金,運用保障和被動是收入的組合,就能利用15年的時間產生複利效應,完美的幫客戶創造退休規劃。
推薦書籍
![]() 最具說服力的銷售:信任 |
![]() 人身保險經營管理 |
![]() 爸爸我要你活到100歲 |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