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健診是整合的技術與藝術

發佈日期 : 2018年06月18日 撰文 :龐寶璽
文章編號: 12109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保單健診是整合的技術與藝術

 

 

保單健診是整合的技術與藝術

 

 

  關於保單健診,從風險管理師的角度而言,每一個人乃至家庭的風險,不外乎面臨財產風險、責任風險、人身風險以及收入風險等。然而人生在面臨不同的生命週期時,各類的風險;都會隨生命價值與責任,產生不同程度的價值變化或損失大小。倘若再加入從外部而來的政治風險與社會環境風險、經濟風險甚至極端氣候所造成的自然風險,都是可能造成我們過去所規劃的保險出現不足或是沒有覆蓋到的風險。由此可知,每一個人所遭遇到的人身與財產可能風險與最大可能損失都是屬於動態的,而非恆定不變的。以上因素,甚至可能使我們損失的頻率變高、幅度變大化。有鑑於此,現代人必須要具備轉嫁風險的概念與意識,以隨時因應不時之需。然而風險的變化性與損失幅度愈來愈大化的狀況下,每一個人乃至家庭是否有隨時檢視與更新保單,又成為了另一重要的議題。

  國人對於保險的觀念仍然有需要加強的地方。由其是50~65歲的族群,仍多有購買終生型醫療險或是還本型商品的觀念。以台灣的投保率於2017年高達240%平均每位國民的保費支出高達新台幣十四萬元左右,然而平均國民的壽險保額仍然只有五十六萬元。同時;這幾年台灣的天災不斷,幾次的大型地震發生之後,赫然發現台灣的地震險覆蓋率僅達32.19%[1]從以上客觀的數據中,可見保險功能彰與覆蓋率不足,已然透露現代人的「保險目的」與正確的「風險管理」觀念有明顯的落差。最終,才會出現風險來臨時,所投保的保險無法完全;甚至達成部分轉嫁風險的功能。現代人必須要具有隨時檢視保單的意識,因為多數人所購買的保險並不是真正的保險!因此;這也是身為保險從業人員,更必須要具備全面性的風險管理觀念。

由於現代商業社會的快速變化以及極端氣候,風險的頻率與損失隨時都再提升與變動。每一個人乃至家庭或是企業,都有必要隨時檢視保險契約,以便能夠在意外來臨時,將直接損失降到最小,並且消弭風險發生後所產生的間接損失。

個人及家庭的風險有「財產風險」、「責任風險」、「人身風險」、「收入風險」。壽險顧問依據顧客目前的「家計支出」以及「生命週期」等方式,以財務需求角度檢視顧客目前的風險管理計畫是否有問題。風險擬定的策略應先確認風險。所以第一步就是了解顧客的背景與目前的收支負債狀況,以及未來的短、中、長期的財務目標做為基礎,再依照顧客現有的保單來檢視是否有足額或是缺少的部分。

    客戶所需要的保險,並非只有單一的人壽保險或產物保險契約,就能一次性的達成完整覆蓋的功能。甚至;可能造成客戶重複購買確無法超額理賠的損失。
    保險大夫便可就此提出適當風險計畫,協助客戶依照保險契約利益,以及最合適的費率,向壽險與產險保險人分別依其功能性與需求洽訂最有利工作特性的人壽與產物保險契約。適時協助顧客檢視風險應對策略與選擇最合適保單,以免顧客遭遇一項風險時,卻引發連鎖的財物損失,失去了風險轉嫁的功能與機會。
  人身風險與財產風險的增減,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外在環境快速的變化並不是藉由一份在「過去」所規劃的保單,所能持續覆蓋到「未來」的。同時;由於保險行業快速的進步,新型態商品不斷的推出,過去無法覆蓋的方險,可能藉由今日的保單推出,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如早期年齡大、有三高或是弱體的族群,無法購買保單。但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過去不能投保,但今日可能可以投保。保險大夫藉由代顧客所擬訂的風險管理計畫書,訂定短、中、長期的管理計畫,並透過保單健檢,時時做出檢視與更新。有效的解決顧客風險缺口的遺憾,進而達到真正有效的風險管理。



[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201827。新聞稿。





推薦書籍
最具說服力的銷售:信任
最具說服力的銷售:信任
人身保險經營管理
人身保險經營管理
爸爸我要你活到100歲
爸爸我要你活到100歲





相關文章

電視購物專家不告訴你的熱賣秘訣

你是業務員,還是真顧問?

SLASH / 斜槓人生 (三) ~~ SLASH的職涯發展

333銷售心法(三)

買保險需要看景氣嗎


隨機文章

業務員的十大能力系列之一──業務發展

「食」在恐怖 台商上陸三年體重飆八公斤

韋小寶獄中殺鰲拜,獄中暴斃再添一椿?

旅人們,莫忘記自己的權益,旅行的最基本保險-旅行業責任保險

比信託還好用的「保險金給付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