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雜音之核保風險評估

發佈日期 : 2018年06月11日 撰文 :自由飛翔
文章編號: 12108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心雜音之核保風險評估

 

 

心雜音之核保風險評估

 

 

    心雜音是一種現象,並非疾病;一般正常心臟聽診會聽到兩個心音,所謂的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各是房室瓣膜和主肺動脈瓣膜關閉的聲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以外的聲音,就是所謂的心雜音。 心雜音是血流通過心臟瓣膜時所產生的聲音,大部分心雜音是良性的。

【分類】

1. 功能性雜音(生理雜音):主要由心臟以外的生理構造所造成,大多是良性、無害的,聲音大多較小聲且頻率低,不會造成呼吸費力、喘或唇色異常(發或蒼白)等症狀,在3 ~7 歲的兒童最常被聽到,因為可能發燒、感染、緊張、興奮、運動、焦慮或其他導致心輸出量增加的原因而增強。隨著不斷成長,無害的心雜音也會愈來愈少,甚至會完全消失。一般小學、國中的健康檢查新發現的心雜音,大多數是屬於功能性心雜音,。

2. 病理性雜音:因心臟結構異常所引起的,例如血管瓣膜狹窄,心房、心室中膈破洞等,一般聲音較大聲且頻率高,也容易合併其他的症狀,如心衰竭或發

【常見心雜音的疾病】

1. 血管/腔室破損疾病:

(1) 動脈導管尚未關閉

(2) 心室、心房中隔缺損(雜音常出現在出生後24小時)

(3) 肺動脈分支雜音:常見於早產兒,到23個月大時,因肺動脈分支血管仍然很小,所以依然  

可聽到雜音,一般約到56個月大便會消失。

「動脈導管未閉合」的圖片搜尋結果     「心房中隔缺損」的圖片搜尋結果

2. 瓣膜疾病:瓣膜狹窄、瓣膜閉鎖不全、二尖瓣或三尖辦脫垂、瓣膜裂縫等

http://img.ltn.com.tw/2015/new/dec/5/images/bigPic/400_400/233.jpg  http://www.xhheart.com/uploads/allimg/120224/1-120224164512W3.jpg

【臨床症狀】

心臟雜音可能發生症狀包括胸痛、呼吸急促、發、容易暈眩、大量冒汗等。但也有大部分人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診斷】

1. 醫師聽診:可初步分辨屬於何種類型心雜音及初步診斷病因

2. 彩色心臟超音波檢查

【核保評估】

1. 應備文件:
(1)
告知事項:說明病因、發生日期、治療方式、目前狀況、是否仍存在心雜音、最後一次就診

   時間、有無服用藥物、有無其他合併症等。
(2)
告知心雜音或體檢時發現心雜音,需先確認病因並提供診斷書及彩色心臟超音波報告。

2. 核保上考量
需先確認病因,並確認是否有引發其他合併症,再依據病因及合併症審核





推薦書籍
愛捐贈:改變千萬人的捐贈觀念
愛捐贈:改變千萬人的捐贈觀念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想成交,先要有被拒絕的勇氣
想成交,先要有被拒絕的勇氣





相關文章

淺談膽囊結石之核保風險

淺談茲卡病毒(Zika Virus)之核保風險考量

淺談川崎氏症之核保風險評估 (Kawasaki disease, KD)

淺談飛蚊症(Floaters)之核保風險

淺談子宮脫垂


隨機文章

中廣 i GO531-2013/01/10專訪(一):繳費方式與生效與否的關係

投資型保險與一般投資工具的解析

女人愛自己 從胸前開始

老農津貼請領資格

H7N9禽流感來襲,防範禽流感小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