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一觀念, 從心來改變 ~ 運用大數據分析培養——預見能力

發佈日期 : 2018年04月02日 撰文 :編輯群
文章編號: 11085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檢視一觀念, 從心來改變 ~ 運用大數據分析培養——預見能力 預見就是對未來的探知

所謂「預見」,指的就是對未來的探知能力;有些人的預見能力是與生俱有的天賦,有些人的預見能力是後天培養的觀察整合力。

在歷史上,大家都耳熟能詳具有預見能力的人,最有名的兩位:三國的諸葛亮、明朝的劉伯溫。

第一位聖賢:三國的諸葛亮,知天文、曉地理、精兵法,善於觀察時令,精於預測人心。所以輔佐劉備、劉禪留下無數令人景仰的傳說,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空城計等,至今仍有不少的歷史名劇都是以他為主角而歌功頌德。

第二位聖賢:明朝的劉伯溫,協助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除了通曉天文地理、精兵法,還留下有名的預言:「燒餅歌」、「推背圖」,令後世深深著迷。(「燒餅歌」可以從中國傳統的曆書『通勝』中找得到。)

動物與生俱有的能力

其實,「預見能力」往前推一步就是「感知能力」。感知是針對現在、此刻;預見是針對未來、演化。

所有動物對週遭事物的感知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主要就是憑藉空氣中的味道、濕氣、溫度、聲波、光線、甚或微小徵兆的改變,培養成感知或預見能力。如:大水來臨前,小螞蟻群會往高處爬的感知;再進化一些,如:大象具有感知自己即將死亡的能力;最神通的,就是前幾年:世界盃足球比賽輸贏預測高手「章魚哥保羅」等;例例俱證。

那麼人類呢?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可具有「感知」或「預見」能力?答案是肯定的。

順從第六感直覺 培養自我的預見能力

上天給予人類眾多眷顧,人類擁有優於其他物種的多項能力:語言、思考、判斷、記憶等等智慧。只要稍微用心觀察周遭的人、事、物變化,所有與生俱有的能力很容易就可以被開發。

可是,預見能力到底與業務有什麼關係? 又有什麼幫助?

請想想看:如果你在跟客戶談案子的過程,客戶告訴你的所有事,所有的話你都能好好聽進去,並收集記錄下來, 甚至跟客戶長年來的互動,你都能記錄客戶與你的交易習慣,那麼你能不能從這些蛛絲馬跡去推敲客戶的下一個可能的動作或下一個可能的想法? 這就是現代大型企業與科技在運用的"消費行為分析甚或大數據分析"。如果分析夠精準到100%的命中率, 那麼你只要提出一個專案企劃或一份建議書,在說明之後,客戶都會簽下合約,簽下要保書的.這樣的預見能力,夠酷吧! 但這樣的預見能力,絕不是發生在機率或偶然!

你知道業務怎麼作嗎? 好好地收集客戶的喜好與資料,記錄你跟客戶之間所有的業務對話與互動、選擇有效適合用的工具長期記錄,並與客戶保持良好的互動,每次要拜訪同一位客戶之前,先將你與客戶之間發生過的事或對話,都看過一遍。

就這樣日復一日作下去, 你自然就會對那位客戶愈來愈有 "預見" 能力了 !!





推薦書籍
提升你的交際魅力100招 (暢銷修訂版):一學就會的社交心理學
提升你的交際魅力100招 (暢銷修訂版):一學就會的社交心理學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保險大夫:保單診斷學
保險大夫:保單診斷學





相關文章

淺談境外保單系列—理賠篇(二)

淺談保險業務工作 (下)

淺談保險業務工作 (上)

晚熟的人生

用心反被多心傷,但求無愧我心!


隨機文章

保單價值準備金的介紹(五)---老闆想的是借保戶的錢

人民幣傳統保單的核准與備查

2021年保險業的新制與展望

理賠案例-住院醫療險:要保書沒問的既往病史賠不賠?

一張讓人下跪的小保單--成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