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川崎氏症之核保風險評估 (Kawasaki disease, KD)

發佈日期 : 2017年07月05日 撰文 :自由飛翔
文章編號: 11020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淺談川崎氏症之核保風險評估 (Kawasaki disease, KD) 【定義】
川崎氏(或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炎,容易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病變而引起血管瘤。

【病因】
好發於五歲以下病童,尤以兩歲以下為高峰。目前致病因不明,可能和感染或是自身免疫有關。好發於冬末及春夏季節,此時期正是孩童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病菌的時機,故診斷時須先排除感染或其他風濕免疫方面的疾病。

【診斷】
此疾病完全依據臨床表現來診斷,如下:
  1. 發燒超過五天,大於38度C,為診斷的必備條件。
  2. 雙眼眼白充血,但無分泌物。
  3. 口腔黏膜發炎,嘴唇鮮紅乾裂出血,咽喉紅腫,舌頭表面出現草莓舌。
  4. 手掌及足部紅腫,甚至末梢出現脫皮、脫屑現象。
  5. 非化膿性單側頸部淋巴腺腫大(單側大於1.5公分)。
  6. 身體軀幹出現多型性紅斑。
  7. 心臟血管變化:主要侵犯冠狀動脈,可透過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檢查。
確定診斷第1點一定要具備,還必須有四點才能診斷為川崎氏症;若是不典型川崎氏症未符合四至五項診斷要件,則需藉由心臟超音波檢查或其他相關資料,才能確定診斷。


【症狀/合併症】
川崎氏症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發炎疾病,除以上症狀外,也可能侵犯多重部位,像心臟冠狀動脈瘤,肝炎,膽囊水腫,腸胃道症狀,泌尿道發炎,關節炎,甚至無菌性腦膜炎等。其中以心臟冠狀動脈病變為最嚴重併發症,也是造成死亡的常見主要原因;約有15-20%會引發冠狀動脈瘤。其中4.7%屬於巨大冠狀動脈瘤(>8mm),此動脈瘤幾乎不會消失,且容易引發血栓、鈣化、動脈狹窄和心肌梗塞;約有1-2%患者因此在發病後一個星期內死亡。較常見的中、小型冠狀動脈瘤(<8mm),約80%會在五年內消失。另外也可能會引起心肌炎和心外膜炎。

【治療】
急性發作前十天,給予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和高劑量阿斯匹靈,可有效避免發生冠狀動脈瘤及退燒效果。燒退後改低劑量阿司匹靈治療六至八週以上,以避免發生冠狀動脈栓塞。但極少數因冠狀動脈瘤過大,需要考慮外科開刀的治療。

【核保評估】
原則上建議發病後一年方可開始申請:
1.應備文件:
(1)告知事項:說明發生日期、治療方式、檢查項目及結果、最後一次就診時間、有無其他合併症。
(2)須提供完整就診病歷及檢查報告(6個月內心臟超音波)。

2.核保上考量:
(1)無合併症或心血管病變者,或心臟超音波曾經發現冠狀動脈擴張或動脈瘤,經追蹤已經恢復正常無後遺症,則壽險、重大傷病、醫療險皆標準體。
(2)若有心血管病變問題則以動脈瘤大小或擴張程度,依險種及當時狀況評估風險,若是動脈瘤太大則拒保。

以上僅提供參考,最後決定仍應視各家保險公司各商品核保處理原則而定。





推薦書籍
500cc的空氣,值多少錢?-八項影響一生成敗的關鍵性格
500cc的空氣,值多少錢?-八項影響一生成敗的關鍵性格
淘:可淘出保險千里馬的增員系統
淘:可淘出保險千里馬的增員系統
最美好的恩賜
最美好的恩賜





相關文章

淺談B型、C型肝炎及其對核保的影響

淺談蜂窩性組織炎之核保風險

心律不整之核保風險評估

肝功能異常原因之冠---脂肪肝炎(steatohepatitis)

淺談消化性潰瘍之核保風險


隨機文章

108年 十大癌症死因

頂客族如何購買保單

打死都不買保險的3個心理,你屬於哪種?

房貸險研究 - 2012/12

活絡筋骨的準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