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與高齡保險商機

發佈日期 : 2017年02月20日 撰文 :編輯群
文章編號: 10935

分享到 Google+    Facebook    LINE

年金改革與高齡保險商機 2016年底至2017年初最夯的新聞除了多元成家法案之爭外,就是攸關全民退休生活的國家年金改革方案,雖然還沒有完全底定,但年金改革趨勢不脫繳更多﹑繳更久﹑更晚領﹑領更少這幾個方向!因此應該會有更多民眾因為年金改革而提高自己應該準備退休養老金的問題意識!

然而市面上其實已經有許多年金商品了,但是買的人不多。保險業者應該深入探討為什麼民眾不喜歡購買年金保險,如果保險業能提供更符合民眾需求的年金商品或其他可協助民眾養老退休的商品,不僅是龐大的商機,更具有社會意義。

除了年金改革之外,少子化及高齡化也造成扶養比問題,也就是愈少的青壯人口要負擔愈多的老人,據國發會的人口統計推估,2011年是6.8個青壯人負擔一個老人,2016年5.6比1,2026年3.2比1,2041年2比1,2051年1.5比1,2061年則為1.3個青壯人負擔一個老人。因此退而不休已經不再是口號,日本這個全球老化程度最深的國家,不論官方或民間都很積極推動退休者以全職或兼職方式再就業。未來台灣一定也會跟日本一樣,會有越來越多銀髮就業族,保險業可以思考如何提供適合銀髮族的團體保險以保障雇主及銀髮上班族雙方權益,精算部門也必須針對未來可能延長投保年齡重新計算風險﹑保險費率。

除了退休金之外,隨著高齡化可能伴隨的老齡照護需求,保險業已經有長期看護保險﹑類長看的殘廢扶助保險因應,然而一定有保單條款以外不能涵蓋的範圍,因此退休準備的意義不只是健康老人的養老準備金,還是不健康老人的照護準備金。另外國人一向重視身後事,2016年底國內首張「殯葬服務」的實物給付型保險創新商品問世(至2017年1月15日截止有兩家本地的保險公司已推出),針對50至70歲中高齡族群,打破過去壽險主要留給後代子孫使用的限制,提供比現金給付更實際的生命禮葬服務。展望2017年,也許會出現更多因應高齡社會的保險創新商品。





推薦書籍
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人脈變現:建立共好網絡,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
人脈變現:建立共好網絡,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相關文章

偽造病歷拒賠?保險公司應不致如此輕謀淺慮!

少年犯罪與學生保險除外責任

錢進人民幣

微型保險最近發展

更換團保承保公司的五大注意事項


隨機文章

淺談憂鬱症的核保

淺談財富管理部功能

殘廢扶助研究 - 2013/01

內化成自己能夠使用的寶典

理賠實務~甲狀腺癌行甲狀腺全切除,後續門診定期門診拿甲狀腺素藥,是否屬於癌症保險門診給付的保障範圍?